当前位置:首页 > 娱乐文章 > 微博热点 > ?迮?翻身之嗨如花苏美扮演者

?迮?翻身之嗨如花苏美扮演者

2022-09-14来源:萧翱瘁编辑:佚名标签: 饮酒与卒中发生的乐与悲 

文章导读
酒对健康是好是坏,是喜是悲的争论,大概从有了酒的那一天就开始了。中国人对酒的认识可谓高瞻远瞩,又入微三分。明朝龚廷贤在《摄养诗》中写道: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


酒对健康是好是坏,是喜是悲的争论,大概从有了酒的那一天就开始了。


中国人对酒的认识可谓高瞻远瞩,又入微三分。


明朝龚廷贤在《摄养诗》中写道:


惜气存精更养神,少思寡欲勿劳心。食惟半饱无兼味,酒止三分莫过频。

每把戏言多取笑,常含乐意莫生嗔。炎凉变诈都休问,任我逍遥过百春。


酒止三分,有乐不醉,高人一筹。


宋代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也指出酒止三分的境界:


“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


好一个三杯两盏,好一个淡酒,有意无醉,微醺诗远,低度为宜。


那么酒与脑卒中是什么关系呢(上图)?酒预防还是促发卒中?得了卒中之后应该戒酒还是照喝不误,甚至喝酒治病?



历史上首先系统性研究酒与卒中发病关系的大概是芬兰的神内医生 Matti Hillbom,他1978年在 Lancet 杂志上发文问:”酒精中毒促使年青人脑梗死吗 - Does Ethanol Intoxication Promote Brain Infarction in Young Adults”?


Hillbom 发现76例40岁以下脑梗死病人中15例有卒中发病24小时之内饮酒史。


必须指出,Hillbom 研究的是酗酒和酒精中毒,不是人们平时随心的三杯两盏淡酒。


但是 Hillbom 引起了人们关注酒精与卒中的关系。


1981年 Hillbom 在 Stroke 杂志上回顾性的报道了赫尔辛基市 Meilahti 大学医院23个40岁以下脑梗死病人,其中10例有发病24小时之内的酗酒史,而且9例都出现在周末,大众狂饮之时。


Hillbom 发现芬兰周末饮酒过量与卒中发病率上升的曲线趋势一致(上图)。


文章的结论是酒精中毒增加青中年缺血性卒中的危险。


同年Hillbom 提出酒精中毒可能诱发蛛网膜下腔出血。



1983年 Hillbom(上图右)在 Stroke 杂志再次总结了100例15-55岁的脑梗死病人,其中40例有发病24小时内酗酒史(上图左显示星期六-日酒精有关的病例显著增加)。


酒精中毒增加4-15倍青中年人得脑卒中的危险。


同年 Hillbom 又在 Neurology 杂志上探讨了是否酒精中毒会影响凝血功能。12个健康人,过量酒精后,凝血因子8的活力增加,高峰出现在饮酒后16小时,同时出血时间减少。


但是酒精中毒不影响血小板数量,不影响 beta-血栓球蛋白,抗凝血酶-III,乙醇凝胶化,纤维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降解产物。


结论是纤溶活力下降,凝血因子8上升,出血时间减少,都支持酒精中毒导致血液学改变,诱发卒中。


对 Hillbom 来说,真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1987年美国的神内医生 Philip Gorelick(上图)在 Stroke 杂志上总结了 “酒精与卒中 - Alcohol and Stroke”(他实际上讲的是酒精中毒与卒中)的关系。


Gorelick 认为,在理论上,(过量)酒精可能引起:一是心功能异常导致脑栓塞,二是高血压(卒中危险因素),三是血小板聚集和激活凝血反应链,造成血栓,四是引起脑血管收缩,减少脑血流。


但是当时并没有临床试验和流调的证据支持上述这些理论。


从 Hillbom 的感性观察,到 Corelick 的理性推测,我们走了一条正确的从感性上升到理性,然后在实践中再证明的科学道路。


在1980年前后,零星的临床观察和实验研究提示酒精与高血压,脑出血,脑梗死和卒中死亡率正相关。


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对饮酒与卒中的认知发生了变化。一时悲,一时喜,令人无所适从,像是元代张养浩的诗:


“云来山更佳,云去山如画;山因云晦明,云共山高下”。



有人说酒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使用的药物。


公元前2100年的 “苏美尓药典 - Sumerian Pharmacopoeia” 中已经记载了用酒做药的历史(上图右,Sumerian 地区现为伊拉克)。古希腊医学也在公元前850年就描述了用酒做麻醉药,杀菌剂和其他药物的溶解剂。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 Hippocrates(公元前460-370,见 “希波克拉底” 一章)“ 曾用酒做为杀菌剂,利尿剂,镇静剂和其他药物的溶媒(上图左,制作 Hippocras 酒,因为希波克拉底发明了过滤酒的布装置而得名)。


亚历山大医学院(见“亚历山大医学院”一章)的 Erasistratus of Lulis on Cos(公元前315-240)使用了酒来治疗病人。毕业于亚历山大医学院古罗马的 Claudius Galen(129-200,见 Galen 一章)在他的书中把酒列成药品。


在阿拉伯医学时代 al-Razi(865-925,见 al-Razi 一章)用酒来清洗伤口。


犹太人的圣经中提倡给要死去和抑郁的人饮酒,使他们忘却悲伤。


被称为毒理学之父的 Paracelsus(1493-1541)发明了 “酒精 - Alcohol” 一词。


在中国,醫字的下面是“酉”,酉即酒,《說文解字》曰:“醫,治病工也……從酉;……醫之性然,得酒而使,故從酉”。看来中医早就在使用酒治病,医源于酒?



但是酒精中毒不代表正常饮食习惯,如果按大众平时 “三杯两盏淡酒” 的饮酒标准,喝酒真的促发卒中吗?


1987年 Corelick 在 Stroke 上报道了205例中老年卒中男女病人,发现卒中发病与高血压和吸烟有关,但是与发病前3天内饮酒无关。


Corelick 这次把酒精中毒与正常饮酒分了开来,认为适量饮酒与卒中发病无直接关系。


1988年 Meir Stamfer 等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前瞻性研究了中度量饮酒(啤酒,葡萄酒和高度酒)对女性冠心病和卒中发病的影响(上图)。


一共调查了87,526个女性护士,34-59岁,随访四年后出现200例冠心病,66例脑缺血性卒中和28例蛛网膜下腔出血。


与不喝酒的护士相比,每周喝3-15杯酒的护士冠心病发病率下降了40%,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率下降了30-50%,但是蛛网膜下腔出血的发病率上升了3倍。


文章大胆结论,中度量饮酒对中年女性心脑血管有保护作用。


从此,酒从促发卒中转变为预防卒中。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血,能饮一杯无”?



如上所述,轻中度量饮酒对预防女性心脏病和卒中有益,那么对饮酒的主力军男性呢?


中国明代的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上图)中提出了饮酒的原则:


“酒,天之美禄也。而曲之酒,少饮则活血行气,壮神御寒,消愁遣兴;痛饮则伤神耗血,损胃亡精,生痰动火”。


总之,少饮有益,过量为害。


1997年有人在 BMJ 杂志上报道了中度量饮酒对中国上海中年男性死亡率影响的前瞻性研究。18,244例男性,45到64岁,每周1-14杯酒减少19%的总死亡率,每周28杯以内减少36%的心脏疾病死亡率,但是不影响卒中死亡率(中国脑出血率高于欧美,脑出血病人预后不佳)。


当然过量饮酒,每周29杯以上时,增加了上消化道癌症,肝硬化和卒中(脑出血和蛛血?)。


结论与李时珍的原则一致,轻中度饮酒减少中年男人死亡率,尤其是心衰死亡率。而且各种酒似乎都有益。


“莫思身外无穷事,且尽生前有限杯”。



随后各国学者陆续得出相同结论,轻中度饮酒(每天10-30克酒精)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但是因为饮酒可能引起肝硬化和癌症,所以无法对大众,尤其是40-50岁以下的人群推荐饮酒预防心脏病和卒中。


这大概就是“饮酒与卒中的悖论 - Alcohol and Stroke Paradox(上图,酒精J-形曲线:低剂量绿色有益,高剂量桔色有害)”,中低量有益,一高兴喝过量就有害;对缺血性卒中有益,对出血性卒中有害;对心脑血管有益,对肝脏有害。


1998年西班牙学者 Rayo Llerena 和 Martin Huerta 总结了饮酒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机理,一是可能与酒精影响血脂蛋白有关,酒精增加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低密度脂蛋白,二是酒精可能减少血小板聚集,改变凝血功能。


到了1999年 Hillbom 也开始更全面的看待饮酒,他同意轻中度饮酒有益,减少颈动脉粥样硬化,认为酒精和酚醛与抗氧化能力有关,防止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


有人认为啤酒,葡萄酒和烈酒对心脑血管疾病预防的效果类似,有人认为只是红酒才有益。



丹麦的 Gudrun Boysen(上图右)团队1998年在 Stroke 杂志上报道了哥本哈根研究,比较了啤酒,葡萄酒和烈酒(上图左)对卒中的影响。


一共13,326人,16年前瞻性随访,45-84岁,其中833人发生首次卒中。


分析结果发现饮酒预防卒中。


毎月每周和每天饮酒者,卒中发病率分别降低为84%,66%和68%。


喝酒比不喝酒的人少得卒中。


而且只有葡萄酒才有效,啤酒和烈酒不预防卒中。


Boysen 等人认为,葡萄酒中,不是酒精,而是其它的成分预防卒中。


郑板桥论酒曰:“酒能乱性,佛家戒之。酒能养性,仙家饮之。我则有酒学仙,无酒学佛。”



大千世界,无奇不有。


一旦形成轻中度饮酒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共识,千奇百怪的实验也就出笼了。


在著名的007电影中 James Bond(上图)每次告诉调酒师制做 “马蒂尼鸡尾酒 - Martinis” 时要 “摇晃,但不要搅拌 - Shaken, not Stirred”。


名人一句话往往有出人意外的影响。


因为酒中有 “酒精 - Alcohol”,“类黄酮 - Flavonoid” 和 “多酚 - Polyphenol”,都有抗氧化作用,于是有好事者1999年在 BMJ 杂志上比较了 “摇晃”和 “搅拌” 两种配马蒂尼鸡尾酒方式的抗氧化作用。


结果发现“摇晃”的马蒂尼鸡尾酒真的比 “搅拌” 的马蒂尼鸡尾酒抗氧化作用更强。同时马蒂尼鸡尾酒的抗氧化作用又强于 “杜松子酒 - Gin“ 和 “苦艾酒 - Vermouth”。


不得不说007超人的能力和体力可能与正确喝酒的方式有关。



不仅是英国,中国香港学者 Vivian Pun 等人在2013年也研究了去除酒的销售税前后对中国65岁以上老年人的影响。


因为2007年香港政府消除了酒的销售税(价格下降),作者比较了2001到2010年的老年人死亡率。


2007年消除了酒的销售税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率立即上升13%(上图箭头),主要是缺血性心脏病,然而卒中和高血压发病率无改变。


看来酒价不能降。


“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


估计中度量饮酒并不促发香港人卒中。


作者的发现近似芬兰 Hillbom “周末心脑血管疾病” 上升的观察,不知道是与酗酒有关还是酒对中国人缺乏保护作用。



中国人大概是最早造酒的,公元前7000年前就在河南开始造酒。2004年有人检查出土陶罐里的残迹,发现了发酵的葡萄,楂,莓,蜂蜜和米的痕迹。


中国人不仅造酒,更喜欢酗酒。


中医将饮酒对身体产生的损害称之为 “酒伤”。


唐朝大诗人李白(上图)时常酗酒大醉,他的《将进酒》写的惊天动地: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中更有:


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据说李白后来却醉死在宣城,真成了 “昨日之日不可留,今日之日多烦忧。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看李白的命运,重度饮酒,有害健康。


1986年 Jaswinder Gill 等人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了一项回顾性报道,男性轻度饮酒减少卒中发生,但是重度饮酒反而增加卒中发病率4倍。


作者认为重度饮酒是没有被认识到的但是可预防的卒中危害因素。


2001年 Ann Malarcher 等人在 Stroke 杂志上报道了年轻女性脑梗死与饮酒的关系(上图)。


224例15-44岁首次卒中病人与392例对照比较,每天饮酒在12克内,12-24克或超过24克的卒中发病率都下降,以12-24克组更明显。


看来轻中度饮酒是不分男女,老幼皆宜?


大家公认酒与卒中的关系是 “U-形 - U-Shaped” 或 “J-形 - J-Shaped”,低中剂量有益,高剂量无益甚至有害。


有人建议男人每天不超过2杯,女人1杯(女人酒精脱氢酶少于男性)。



除了临床观察,1981年 Bonnie Walbran 等人报道了长期饮酒与尸检中脑梗死的关系。23例长期饮酒病人尸检中有10例出现脑梗死,36例不饮酒病人中9例有脑梗死。


作者发现长期饮酒人脑梗死出现的早于不饮酒者(上图)。


2001年美国有人使用 MRI 来研究饮酒对卒中病人脑组织的作用。


一共3,660个65岁以上的病人,分为6组,不喝酒,以前喝酒,每周一杯或少于一杯,每周1-7杯,每周7-15杯和每周超过15杯。


饮酒量与脑白质损伤和脑梗死灶成U-形态势,每周1-7杯组脑损伤最小,7-15杯则几乎失去保护作用。


大量饮酒病人虽然梗死灶减少但是脑室扩大,出现脑萎缩。


“酒逢知己千杯少,话虽投机脑萎缩”。



除了预防卒中的作用,饮酒可以治疗卒中吗?


2000年美国学者 Jaroslaw Aronowski(上图左)的休斯顿团队在 Neuropharmacology 杂志上报道了 “美酒加咖啡 - Caffeinol” 减少了70-80%实验大鼠的脑梗死(上图右),“Ethanol Plus Caffeine (Caffeinol) for Treatment of Ischemic Stroke”,实属惊天动地。


而且实验卒中后2小时“美酒加咖啡 - Caffeinol”口服和静脉治疗都有效。


结论是 "两盏咖啡一杯淡酒" 即可治疗实验卒中。


美国学者 Ludmila Belayev 在2004年重复了“美酒加咖啡 - Caffeinol”实验,发现减少大鼠脑梗死达52%。


无独有偶,美国学者唐纪平实验室2007年也在大鼠模型上发现低剂量酒精部分的减少脑出血后的脑水肿,并且改善神经功能。


作者的原意是研究 NADPH Oxidase 抑制剂 Apocynin 的作用,谁知道 Apocynin 无效,但是溶解剂酒精反而部分的有效。


2008年休斯顿团队报道了一个100个病人的小样本研究,“美酒加咖啡 - Caffeinol”加阿替普酶治疗后60%卒中病人无残或微残,而单纯阿替普酶组只有26%的病人无残或微残。


"美酒加咖啡,我只要喝一杯,想起了卒中,又喝了第二杯"。



俗称:乐极生悲。


随着时间的发展,酒的保护作用近年来似乎又开始消失了。


2002年美国著名的 Framingham 研究在 Stroke 杂志上报道了他们的发现。


10年随访有196位男性和245位女性得了缺血性卒中,估计分的组太多了,结果是与不喝酒组相比,轻-中-重饮酒组只对60-69岁的病人有明显的卒中预防作用。


2015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的另一项研究,45-64岁,也提示与不饮酒组相比,轻中度饮酒没有减少缺血性卒中的发生(上图),而高量饮酒组卒中发生率增加了31%。


而且中重度饮酒都增加脑出血的发生率。


人到中年,油腻大叔,饮酒也没用了?



那么饮酒与卒中发病的现状是什么?


一种结论是与过去的研究结果相同:


对脑缺血,2019年欧洲的 ATTICA 试验研究了2,583例卒中病人,比较了啤酒和红葡萄酒,得出结论,低量饮酒有益,高量饮酒有害(上图)。


对脑出血,2018年意大利的 MUCH 试验研究了3,173例脑出血和3,155例对照,55岁以上白人,发现重度饮酒与深部脑出血有关,但是与脑叶出血无关。


对脑缺血和脑出血病人,2018年丹麦的哥本哈根研究再次分析了2,535例病例,尤其是比较了酒精代谢基因,”酒精脱氢酶 - 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1B 和 ADH1C。


结果提示轻中度饮酒,每周1-20杯,减少卒中发生。ADH1B 和 ADH1C 与卒中发病无关。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饮酒与卒中发病的 "J-形" 关系仍旧。



另一种结论是与过去的研究结果相反:


2018年在 BMJ 杂志上有人比较了32,539例病人,发现饮酒减少冠心病的发生,但是不减少,甚至增加非致命和致命性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卒中。


2018年在 Lancet 杂志上有人报道了一项599,912人的调查,发现每周100克以下酒精增加死亡率,每周100克以上酒精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但是不包括心肌梗塞,心衰,致命性高血压和致命性主动脉瘤。


而且饮酒量与寿命减短为正相关。


吓死宝宝了。


2019年 Lancet 杂志也报道了中国的50万人大样本研究,结论与上述一样,饮酒增加卒中的发病(上图左边脑缺血,中间脑出血,右边全部卒中)。


大样本代表性更好?病人数越多,参于中心也多,医生更多,结果的稳定性也会下降?


时间跨度越大,干扰的因素越多,代表性就越低?


与死亡率和卒中发病率有关的因素太多了,社会改变,家庭改变,工作改变,生活改变,怎么才能孤立的分析酒的作用呢?


我们站在十字路口,"料峭春风吹酒醒,山头斜照却相迎" ,不知何去何从。



有人说中国人本来不酗酒,但是唐朝时酒肆中都是西域女子侍酒,异国情调,能歌善舞,称胡姬(上图),令中国男人流连忘返,狂饮不停。


酒兮姫兮?“摘莲抛水上,郎意在浮花”。


岑参曾写到:“送君系马青门口,胡姫垆头劝君酒”,可见一斑。


李白说的更直白:“胡姫招素手,延客醉金樽”。“胡姬貌如花,当垆笑春风,君今不醉将安归”?


据说胡姬卖的都是葡萄酒。


中国人不知为什么放弃了葡萄酒,可能因为胡姫西去了?汉朝时期连啤酒也不喝了,据说之后多为低度米酒。


马可波罗游记记载了中国人每天喝米酒,卖酒成为政府当时的主要收入。


有人说:天不管地不管,酒馆。喜也罢悲也罢,喝吧。



酒是文化,因喝酒人而异。


英国人对一个事物的两面性喜欢用双重人格 Jekyll 和 Hyde 的故事来描述,所以把饮酒与心脑血管健康的 “J-曲线 - J-Curves” 称为 Jekyll 和 Hyde 的关系,反映了英国文化。


英国小说家 Robert Stevenson 在1886年出版了一本书,叫做 “杰基尔博士和海德先生的奇怪案例 - Strange Case of Dr Jekyll and Mr Hyde“,讲了 Henry Jekyll(上图左)医生的正反双重人格,他的黑暗面,叫 Edward Hyde 先生(上图右)。


在英国人眼中酒有好坏 "双重酒格"。


轻中度饮酒(每天1-2杯)减少冠心病,2-型糖尿病,心衰和卒中的死亡率,重度饮酒(每天4杯以上)增加心脑血管发生和死亡率。


美国也继承了部分英国文化,美国三大早死的原因是抽烟,肥胖和过度饮酒。过度饮酒引起可逆性高血压,非缺血性扩张性心肌病,房颤和卒中。


而15-59岁男性早死的头号原因就是过度饮酒。



不仅临床研究酒与卒中发病的结果相互抵触,基础研究的结果也互不相同。


大概最早研究酒与卒中脑循环的是一个叫 Decker 的德国人,他1975年在德国慕尼黑的一个医学杂志上发表了啤酒对脑循环的影响。


使用热成像技术对健康人和10位卒中病人做了扫描,发现5个病人是颈内动脉阻塞。


作者发现半升啤酒对脑循环没有损害,甚至改善了脑循环。


最早用动物实验研究酒与卒中关系的大概是美国学者 Thaddeus Mandybur 和 Charles Mendenhall,他们1983年在 Alcoholism: Clinical and Experimental Research 杂志上报道了连续6个星期沙鼠慢性饮酒,然后结扎右侧颈总动脉造成卒中。术后76%的对照组存活,只有55%的酒精组存活(上图)。


术后十天脑梗死率两组相同,都是52%,但是酒精组梗死灶更大,而且脑梗死量与酒精浓度相关。


结论是慢性饮酒增加卒中后的死亡率。


美国学者孙宏2017年比较了连续八周中度酒精和红酒对实验性卒中脑梗死的影响。


他们发现酒精和红酒(Pinot Noir 13.5%)减少了卒中24小时后的脑梗死和神经炎症。



与英国人不同,法国人对一个事物的两面性使用了另一个词 “法国悖论 - French Paradox”(上图,左边喝红酒大吃的法国人,右边喝其他饮料少吃但是更胖的美国人)。


"法国悖论" 是指法餐中含大量饱和脂肪酸,但是法国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并不高,在2001年只有美国人的一半,原因可能与法国人饮用大量红葡萄酒有关。


法国的 Serge Renaud 1991年在 Lancet 上首次使用了 "法国悖论" 一词。


红酒中有一个成分是“白藜芦醇 - Resveratrol”,那么有抗氧化抗血小板作用的白藜芦醇是否有脑保护效果呢?


第一个研究白藜芦醇减少大鼠卒中脑梗死的是台湾学者 Shiang Suo Huang 等人,文章2001年发表在 Life Science 上。


他们发现白藜芦醇治疗明显的减少脑梗死。



白藜芦醇脑保护的机理是什么呢?


美国的 Miguel Perez-Pinzon(上图)团队2008年总结了红葡萄酒中 “白藜芦醇” 的神经保护作用,尤其是在 “预适应 - Preconditioning” 中的作用。


Perez-Pinzon 认为白藜芦醇有抗氧化抗自由基作用,直接增加 Sirt1 的活力,而 Sirt1 可增长寿命。


我的实验室也发现雌激素可以上调 Sirt1 的表达,预防大鼠脑出血后的血肿扩大。另外抑制星状细胞疤痕形成的治疗也上调 Sirt1,修复脑中的 "类淋巴系统 - Glymphatic System",促进脑脊液排入淋巴管道,减少脑室出血后的脑积水。


在卒中动物模型上,Perez-Pinzon 发现白藜芦醇预适应增加 Sirt1 来提供脑保护,与缺血预适应的效果一致。干预 Sirt1 则消除了白藜芦醇的脑保护作用。


结果提示白藜芦醇和 Sirt1 激活都可以取代红葡萄酒来达到脑的保护作用。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看来不管是战场还是酒场能完好回来的都不多。


那么饮酒对中国人有没有心脑血管的保护作用(上图)?


我认为按照现在中国的酒文化,饮酒对中国人的益处不大。原因如下:


一是中国人主要喝烈酒,不是淡酒,烈酒要么保护力弱,要么根本没有保护作用。


二是中国人往往酗酒,包括什么端酒,敬酒,劝酒,什么酒品人品,造成酒精中毒,不属于正常的三杯两盏。


三是中国人烟酒不分家,喝酒的人同时也吸烟,吸烟绝对增加卒中的发生。


四是中国人喝酒时大吃肉类,能喝酒的人常伴有肥胖,肥胖也是促使卒中发生的重要因素。


五是中国人精神压力大,习惯是借酒消愁愁更愁,愁绪满怀更需酒。喜欢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精神压抑也是诱发卒中因素。


六是中国人喝酒时间长,而且酒后常换地方继续喝酒,时常半醉甚致大醉。


七是中国人脑出血偏高,死亡率也高,而饮酒造成脑出血是世界共识。


最后,与许多民族一样,中国人时有酒后滋事(好在没有酒驾),心怀 “身世酒杯中,万事皆空,古来三五个英雄” 的气概。



中国人喝酒讲个热闹,气氛很重要。常常从敬酒开始,然后劝酒,接着罚酒,高潮迭起,直到逼酒和灌酒。


酒中的典故传说也多。


据说公元前445年即位的魏文候爱与大臣们喝酒(上图),一次嫌气氛沉闷,他就说,如果谁饮后杯中有一滴剩酒,就罚一大杯(罚酒)。


谁知魏文候已经喝多了,口齿不清,把“罚一大杯”说成了“浮一大白”。


大臣们很快发现 “浮一大白” 就是罚一大杯的意思。


后人认为罚酒二字太俗,改用 “浮一大白” 来显示文雅,以讹传讹,约定成俗。


还有个酒壮怂人胆的故事,又叫醉打金枝,讲的是郭暧娶了唐朝公主升平,但每天受老婆的气。在一次家宴时郭暧借酒壮胆而痛打老婆一顿(酒后滋事),从此二人平等相待。


中国人对一个事物两面性的描写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美国加州大学尔湾分校综合卒中和脑血管中心主任喻文贵(上图)教授认同饮酒是增加还是减少卒中发生的困惑,从古到今,众说纷纭。


喻教授认为由于个体及其它差异,不论是人群大数据分析,还是实验室研究,都很难完全证实饮酒的利弊。


虽然轻中度饮酒对有些人有益,但对吸烟、糖尿病、肥胖及心肝肾功能不全的人可能弊多利少。


喻教授说,我们不必为饮酒对心脑血管的利与弊而过分烦恼。少量饮酒,若能振奋精神,激发灵感,增强友情,对生活与身体则益多于弊。如果饮酒只带来不适及忧愁,则应尽早放弃。


喻教授赞赏苏东坡的 “水调歌头”,可谓科学分析之顶峰: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这是无法抗拒的,就像饮酒的利与弊一样,我们只能希望,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对于我们浪迹天涯的游子,谁不曾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中国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脑血管病医院院长许予明(上图)教授同意说,饮酒与卒中的剂量反应关系存在众多争议,从古至今,从中到外。


但是2016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中涉及195个国家和地区共计2800万人的数据表明,饮酒严重危害健康,最安全的饮酒量为零(不是卒中专题,主要与结核病,糖尿病,心肌缺血,肿瘤等有关)。


许教授说,中国造酒饮酒已有几千年历史,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已成为现象级存在,源远流长。


中国根深蒂固的酒文化使推荐戒酒工作任重而道远。


“徒知止不乐,未知止利己。始觉止为善,今朝真止矣”。


许教授认为,结合不同研究结果以及可能的社会学影响,对于不饮酒者,不建议通过少量饮酒预防卒中发病风险,而饮酒者应减少饮酒量或戒酒。


杜康虽好,莫要贪杯。



人类饮酒已经有一万年了,用酒为药也已经五千年了,有人说酒是人类的第一种药物。


西医之父希波克拉底说:“酒为人益,怡昕方尝 - Wine is Fit for Man in a Wonderful Way provided that It is Taken with Good Sense”。


毒理学之父 Paracelcus(上图)说:“酒为药为食为毒,决定于剂量 - Whether Wine is Medicine, Nourishment or Poison is a Matter of Dosage”。


而“制酒人的唯一追求就是快乐 - Happiness is the Sole Pursuit of the Winemaker”。


饮酒与卒中的关系像是过山车,1970-80年代人们认为饮酒促发卒中,1990-2010年代似乎达成世界共识,少饮有益,不醉为佳,而现在有益有害皆有据,饮酒促发脑出血。


研究有起伏,历史来回变,饮酒不醉为快乐,少饮淡酒为享受,饮酒不是为了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最后,送给研究酒与卒中发病关系的学者们一首宋人苏轼(上图)的《水调歌头》,祝大家享受饮酒,少喝为佳,不为防病,美化生活。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留言跟帖
热门文章
日榜 周榜
1 电视剧看了一遍又一遍叫什么,一部电视剧看了很多遍

第一部:《大染房》这是一部由侯勇、孙俪、莎日娜、高明、周野芒、罗钢等人联袂主演,讲述了清末民初的一个孩子——陈寿亭(原名陈六子)生活在山东周村,靠乞讨为生,通过乞讨时听人说书学了很多处事之道,为人之道。虽然是以乞讨为生,但是陈六子不甘心,有着远大的志向。在经常接济他的锁子叔(饭店掀门帘的)面前高喊:...

2 加油好男儿男星,加油好男儿现在谁最红

许多人也许对张超这个名字并不是那么熟悉,但是一提到最近的热播剧 《复合大师》里的余光,人们的脑海中立马就能浮现出那张帅气的脸。是的!张超就是《复合大师》里余光的扮演者。在刚刚收官不久的《夏至未至》中,张超饰演的青田从一开始“先声夺人”惊艳登场,到与女友遇见(夏梓桐饰)的甜蜜互动、离别分手的伤感、再次...

3 哈利波特金刚狼新扮演者,新金刚狼 哈利波特

说起来哈利波特这个角色可能大家都清楚,当年,这个系列,可是在全世界都有着很高的热度,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已经打过了当年的一些记录,或许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当魔法师的梦想,毕竟这种梦想过于虚幻,所以只能在梦中实现,哈利波特也是承载了一代人童年时期的回忆。漫威系列想必大家也是清楚的,这几年他统...

4 宫心计扮演者

很多明星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龙套时光,就连周星驰也跑了六年龙套才有机会做主角。她也一样,作为TVB当家花旦,演过无数龙套的角色,大家都把她叫做“龙套女王”,直到出演《宫心计》中的姚金铃一角才彻底走红。剧中的姚金玲从纯真少女逐渐变成蛇蝎毒妇,虽然观众恨得牙痒痒,却让姚金铃的扮演者名声大噪,她也是唯一一个拿...

5 何楚天的老婆扮演者

最近追《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网友们应该都羡慕周莹身边有那么多爱上她并且对她死心塌地的情深义重的男子吧,吴聘、沈星移、王世均、赵白石、还有图尔丹。在喜欢周莹的这些男子中,最没有钱势的大概就是王世均了,但他对周莹的深情依旧感动了不少观众。有多少观众是被王世均的这一幕给圈粉了,眼神实在是太到位了。在目前播出...

6 小偷家族 安藤樱,小偷家族 樱

一部优秀的剧情片,离不开演员的精湛表现,正在热映的是枝裕和导演电影《小偷家族》就充分证明此点,几位老中青演员各司其职,将《小偷家族》打造成一部坚固且特别的建筑,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充满艺术的美感。其中,安藤樱饰演的“女主人”张力十足,一场哭戏更是奉献了神一般的演技,今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凯特·布兰...

7 娘道电视剧于毅演的谁,娘道于毅剧照

《娘道》这部剧很奇怪,豆瓣评分2.7,近80%多的人打一星,但是在 csm52中的收视率却一直是冠军,国庆节放假很多子女都陪父母观看,结果被该剧的三观雷到晕菜。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在于捕捞了很多中老年女性观众,而且这些人都是收视率的保障人群。该剧的审美和现代大部分电视剧是逆反的,很多电视剧都是满足年轻观...

8 大路朝天屠桂花扮演者

壬寅中秋,莫名早醒。小区通知曰:“九月十日核酸检测采样,提前到上午六点。”余五点五十许下楼排队,六点二十五分釆样始,细雨提前到来。——今日是戎州主城区连续核酸检测第四天。此前的九月四日已做过一次。晨醒不堪眠,出门做核酸。戎州逢大考,黎庶筑平安。釆样一扦定,欺心二货还。月明新雨后,人笑桂花前。2022...

9 血路狂飙主持人扮演者

斯巴达克斯妮维雅一开始真的很没大脑,无论对错,只想着罗马人。 但是,最后他没有杀克拉苏的儿子,而是选择交换了500人。 虽然感觉长大了一点,但也没办法。 因为他是在所有人面前说的交换条件,如果杀了,那么他就会成为全民公敌。 克拉苏的儿子也真是够坏啊。 对自己的父亲各种损招。 克拉苏是一位好的对手,所...

10 秋蝉里面的演员,秋蝉演的是哪一年

谍战剧是观众喜欢的题材,因此任嘉伦、李曼、刘欢领衔主演的《秋蝉》一上线就受到了追捧。记得这部剧宣传的时候打的是青春谍战剧的旗号,当时会有些不解。看了几集后我才渐渐明白,原来这部剧是想通过先辈的开山引路,年轻一辈守护家国山河的故事,来展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的主题思想啊!因为是青春谍战剧,所以剧中的演员也...

1 月神扮演者逯恣祯

本周的7日衣橱,iLady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演员逯恣祯,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时髦经!中国新生代人气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2年,曾代表学校出演莎士比亚国际戏剧节话剧女一号,并荣获嘉奖。2015年5月出演古装神话剧《聊斋新编》崭露头角;同年10月出演都市情感剧《三个奶爸》;2016年7月,出...

2 铁血武工队版本扮演者

《铁血武工队》童苡萱饰演苗月铁血武工队剧情介绍,童苡萱在《铁血武工队》饰演“苗月”。苗月,21岁,15岁参军,是中央警卫连特别保卫科尖刀组唯一的女同志,作为保护中央领导安全的贴身人员,她身上有着十足的军人气质,性格干练、武艺高强,延续了在《特种兵之火凤凰》中的军人风采。童苡萱此次与曾在《我是特种兵》...

3 扶摇中裴瑗的扮演者,电视剧扶摇裴瑗结局

小编最近身陷《扶摇》无法自拔,原本当初是冲着杨幂和阮经天去的。但一出场就让我看到了屡次欺负扶摇的大师姐裴瑗,如果说《扶摇》里最让我恨的牙痒痒的人是谁,除了大师姐裴瑗,没别人了。然而小编定睛一看,大师姐裴瑗似乎有点眼熟啊,好像在很多电视剧中都看到过她,后来小编记起来了,她在《独孤天下》里是演反派独孤曼...

4 素梅是谁扮演者

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在这个把电影的动人情节,量化为“哭力”指标的年代,太多电影把“好不好哭”诉之为招徕观众买票的噱头。这就把感动,人类良能这事儿搞得越来越好笑。拿提醒观众进场前别忘带纸巾,当成中秋节就将公映的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的宣传语,不大合适。不是名不副实,而是在早已令人疲劳的辞令面前,失之轻忽...

5 王莎莎拍武林外传的时候多少岁,王莎莎武林外传演谁

武林外传开播至今已有十几年,但其热度依然不减当年。有很多网友们戏称:武林外传陪伴自己度过了一个完整的童年。当我们再重新回顾《武林外传》这部电视剧,我们能够发现曾经的搞笑场面在现在看来却颇有深意,让人意味深长。时隔多年,曾经在武林外传当中所出演过的演员,他们现在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

6 功夫梦美莹扮演者

刘心悠(左)的表现与萧正楠的扮相被认为撑不起角色。热播站图片取自互联网宫心计2深宫计星和视界Hub戏剧首选(Ch860),随时观看无线(TVB)及腾讯旗下的企鹅影业联合拍摄制作的古装宫廷电视剧,由胡定欣、刘心悠、马浚伟、马国明及萧正楠领衔主演,陈炜、周秀娜、黄心颖、谢雪心、罗霖、康华、张慧仪及张文慈...

7 窦骁和周冬雨的关系好吗,窦骁为什么讨厌周冬雨

最近《楚乔传》的热播,让大家对演员的关注度又进一步加深了。在这部剧里面,除了赵丽颖和林更新之外,还有很多抢眼的角色,燕洵世子就是其中一个,而他的扮演者就是当年《山楂树之恋》里面的那个老三。窦晓因为《山楂树之恋》出道走红,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但小编最近在看《楚乔传》的片头,才发现原来窦晓国籍并不...

8 白狗黄牛扮演者

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张继南。张继南,大陆演员,擅长拳击武术,表演功底扎实,不论文戏还是武戏都能拿捏得精准到位。在《青年霍元甲》中,张继南扮演的“鲍眼人”备受关注,张继南的表演将一个反面角色的阴辣凶狠刻画得入木三分,因此也让观众过目不忘。张继南扮演的“鲍眼人”是一个孤儿,从小孤苦无依,为报杀父之仇苦...

9 风起霓裳琉璃成亲,风起霓裳琉璃被提亲

《风起霓裳》当前正在热播中,女主库狄琉璃在很小的年纪就遭遇了母亲被陷害离世,幸好有孙德成相助,他才通过假死逃脱,并且在不禄院躲藏了起来。以医官小豆子的身份自居。然而得到了母亲绝学,并且还天赋极高的他,就算是隐藏了身份,只要是绣的东西迟早都会被查出来。这不很快不小心掉落了一个荷包正好就被尚服局的人给捡...

10 捅死陈翔六点半女艺人的醉汉,陈翔六点半的女演员被刺死

12月29日,有媒体从云南法院相关人士了解,故意杀害《陈翔六点半》签约女艺人刘洁的凶手叶建康维持原判被法院判处死刑,昆明中院将在12月6日对叶建康验明正身押送刑场处决。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判决终于落下了帷幕,只是可惜受害人刘洁就此香消玉殒,年仅28岁。据悉刘洁曾是云南电视台主持人,在《木府风云》中饰演木...

关于新趣头条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新趣头条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赣ICP备2022011427号-2 技术支持:娱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