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康熙五十一年(1712)穆克登定界时留下的第一手资料来分析立碑处的位置,需要满足三个条件:一,靠近长白山天池和鸭绿江、图们江头源;二,靠近鸭绿江东、西二源中的东源;三,立碑处和图们江水源之间设有堆栅。后世所发现的天池东南十余里的立碑处基本满足这些条件,可以认为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立碑的位置并没有人为的移动,后世所谓“移碑说”是不成立的。小白山分水岭虽然不失为鸭、图二江天然的分水岭,但不是二江头源的分水岭,也不是唯一的分水岭。小白山和其东麓发源的图们江支流——石乙水或者红丹水之间也没有堆栅相连,所以小白山分水岭不可能是当年的立碑处。
引言
有关康熙五十一年(1712)穆克登立碑的位置,中韩两国学者持不同的观点。韩国学者一般认为,穆克登立碑的位置在长白山天池东南十余里处,碑文记载“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确定以西边的鸭绿江源、东边的土门江源为界;碑以东连置土石堆,连接到松花江上流,碑文中的“东为土门”指松花江上流,而不是指豆满江(今图们江),即主张土门、豆满为二江。中国台湾学者张存武、大陆学者杨昭全等,虽然不认同韩国学者所谓土门、豆满为二江的主张,但是对于碑址位于天池东南十余里处,并无异议。①近年来一些学者不断对位于天池东南边的碑址提出质疑,提出所谓的“移碑说”,主张碑最初立在鸭绿江、图们江真正的分水岭—小白山顶上,定西边的鸭绿江和东边的图们江(指红丹水)为界,后来朝鲜人意在拓地,将碑从小白山顶暗移至天池边(也有人说从三池渊移至天池边)。②
笔者通过2005年发表于《欧亚学刊》的论文康熙年间中朝查界交涉与长白山定界》,对于中朝两国的定界思路和碑址做了详细的考察和辨正。针对近年来一些学者所主张的“移碑说”,本文试利用康熙年间的第一手资料,包括跟随穆克登参与定界的朝鲜译官的日记和行记,清朝画员绘制的地形图的模本(《白山头》,奎章阁收藏号:古4709-1),并结合光绪年间的勘界报告等,对于穆克登立碑的位置,以及碑址是否被移动的问题,再做深入的探讨,以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
一、康熙年间史料所记碑址
康熙五十年、五十一年,清朝两次派乌喇总管穆克登调查中朝边界和长白山地区,主要是为了编纂《清一统志》和制作《皇舆全览图》。③有关这两次踏查活动,中方留下的文献资料极其有限,以致于后来光绪年间勘界时(1885年、1887年),中方因找不到康熙年间的旧档,所以怀疑穆克登到长白山查边、定界是否确有其事,不仅如此,中方甚至对存在于天池附近的碑的真伪产生怀疑。④
实际情况是,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到长白山调查鸭绿江、图们江水源及立碑于分水岭上,不但绘制了地形图,还写有奏本。⑤ 中方文献记录穆克登查边活动的,只有《清圣祖实录》康熙五十年(1711)五月癸巳条和八月辛酉条,其内容为:康熙帝谕令穆克登前往调查鸭绿江、图们江边界和长白山地区,要求他溯鸭绿江而上到长白山,再调查土门江;还谕令他在第二年即康熙五十一年春前往调查,如果遇到道路不通处,可以“令朝鲜人供应”。除此以外,中方文献再也找不到有关穆克登查边活动的记录。尽管其后编纂的康熙《皇舆全览图》之“朝鲜图”,乾隆《会典图》,以及乾隆年间齐召南编的《水道提纲》等,反映了穆克登查边、定界的结果,但是这些都属于间接材料,并不是亲历者的第一手材料。
与之相比,朝方留下了大量穆克登定界时的第一手资料。比如陪伴穆克登参与定界的朝鲜译官金指南写了记录整个查边、定界过程的日记——《北征录》,同样担任随行译官的其子金庆门托友人洪世泰写了《白头山记》,记录了穆克登登山及下山查水源、立碑的过程。另外,为接待清使派出的朝鲜接伴使朴权也写了《北征日记》,虽然内容不如前者详细,但仍可以参考穆克登行进路线等状况。金指南、金庆门父子还编写了朝鲜时代司译院的志书——《通文馆志》,初刊于康熙五十九年(1720),书中多处提到康熙五十一年穆克登定界之事。此外,朝鲜官撰史书《朝鲜王朝实录》、《备边司誊录》、《承政院日记》等,收录了穆克登查界时接伴使朴权、咸镜道观察使李善溥的状启,以及参与定界、设栅工程的朝鲜差使员(许樑、朴道常)的口供,这些都属于朝方当事者的亲历的描述。
在这些史料中,最详细地描述穆克登立碑过程的当数金指南的《北征录》和洪世泰的《白头山记》。金指南的《北征录》以日记体的形式,记录了穆克登溯鸭绿江而上登上长白山顶天池,下山查水源、立碑之后,顺图们江而下,一直到达入海口的全过程。《北征录》内容的真实性,可以通过《朝鲜肃宗实录》、《同文汇考》等相互印证。考察《北征录》的版本,是由金指南的另一个儿子译官金显门于康熙五十二年(1713)抄写完成的,之后由其后孙秘藏保管,直到1930年才由朝鲜总督府“朝鲜史编修会”抄录和公布于世。⑥
据记载,金指南本人由于年老的关系,没有和穆克登一起登上长白山顶,也没有参与查水源、立碑的过程,但是《北征录》转引了陪同穆克登一起上山的朝鲜军官李义复、译官金应瀗、金庆门等的驰报和手本内容。其中,军官李义复的驰报如下:
(五月)十一日,总管(穆克登)登白头山巅,则鸭江之源,果出于山腰南边,故既已定界。而土门江源,则白山东边最下处有一微派东流,总管以此为豆江之源。两水间岭脊上欲竖一碑,以定界限。而竖碑定界,出于皇旨,重臣、道臣亦当刻名于碑上,探问可否。
如上文,穆克登登上长白山顶天池,发现鸭绿江源出于山腰南边,即长白山山腰南边,因此定为水源。土门江源,则在长白山东边最下处指定了一条东流的小水,并在鸭绿、土门二源之间的岭脊上欲立碑,以作为两国界线,他还要求朝鲜接伴使朴权和咸镜监司李善溥在碑上刻名。从这个引文可以确认:鸭绿江源位于长白山天池南边不远处,图们江源位于天池以东是个小水流,立碑处位于此二源之间的岭脊上,估计离天池不会太远,位于天池东南边的一个岭脊上。李义复的这份驰报后来被写进朴权的状启,载入《朝鲜肃宗实录》,实录只是把其中的“总管登白头山巅”,简写为“总管登白山巅”⑦,即省略掉了“白头山”的“头”字,有的学者据此认为穆克登登的是小白山顶,而非长白山顶,主张穆克登立碑于小白山顶,而非长白山顶,可见该学者对史料的把握不够全面,分析出现错误。
洪世泰的《白头山记》是根据金庆门的口述而写成的,较为详细地描述了穆克登登山及下山查水源、分水岭上立碑的过程。据《白头山记》记载:穆克登登上长白山顶观天池,之后率领众人向东行,“从岗脊冉冉而下,约三四里,而始得鸭绿之源,”这是鸭绿江西源,即史料中的西泉。他由此向东“转逾一短岗,得一泉”,这是鸭绿江东源,史料中所指“中泉”。从这里别出一个微派向东流,穆克登向东行过一个山岗,发现此微派与另一条东流之水(史料所指东泉)汇合,流为图们江。于是穆克登“坐中泉汊水间”,即鸭绿江东源和图们江微派之间,对金庆门等说:“此可名分水岭,立碑以定界乎。”金庆门回答:“甚善明。公此行此事,当与此山而终古矣。”这里的“此山”指长白山,表明金庆门完全赞同穆克登立碑于长白山南麓分水岭的作法。接下来,由于“土门源流间断,伏行地中”,穆克登要求“土门源断处,可筑墩,接其下流,以表之”⑧《白头山记》的这一段描述同样指出穆克登从天池岭脊下来后,首先找到了鸭绿江源。鸭绿江源有东、西二源,穆克登指定的是东源,并且在东源和图们江源之间的分水岭上立了碑。只是图们江源有所谓“源断处”,因此他要求在“源断处”筑土墩。
除此以外,康熙五十一年由清朝画员绘制的地形图的模本——《白山图》,也为我们考察立碑处和穆克登定的江源提供了依据。《白山图》现收藏于首尔大学奎章阁,收录于《舆地图》(古4709—1)中。《舆地图》由十几幅图构成,除了这张《白山图》以外,还包括朝鲜八道图:“京畿道图”、“忠清道图”、“全罗道图”、“庆尚道图”“咸镜道图”、“黄海道图”、“平安道图”、“江原道图”等,以及“天下诸国图”、“中国图”、“东国八道大总图”、“盛京舆地全图(康熙二十三年《盛京通志》插图的模本)”、“琉球图”、“日本图”等。这些图按照顺序前后粘连起来,便构成了折叠式的《舆地图》。
考察《白山图》,图的右上端有如下题记:“康熙五十一年我肃宗三十八年壬辰穆胡克登定界时所模朴权定界使”,说明该图是穆克登定界时绘制的山图的模本。该图最明显的特征就是绘制了两条不同的登山路线,其中一条是穆克登带领家丁、朝鲜军官、译官及指路人等,登上长白山顶和下山查水源的路线,另一条是清朝的侍卫及朝鲜的接伴使朴权、咸镜监司李善溥等年老者从甫多会山北路,经过三池渊、天坪一带,前往茂山的路线。这两条路线分别用小三角形和小圆圈标注了一行人的住宿处,这些标注内容与《北征录》的记载完全吻合。
仔细观察此图,在图的左上端有长白山天池,标示为“白头山”,从长白山发源的三大水系分别是北流的松花江,南流的鸭绿江,以及东南流的图们江。其中,松花江作了简化处理,鸭绿江、图们江上流标示得很详细。鸭绿江主要标出惠山以上的水流,图们江主要标出茂山以上的水流。碑址在天池东南边,其西边标有“鸭绿江源”四个字,东边标有“土门”二字,碑的下方标有“江源碑”三个字,表明这里就是鸭、图二江的发源地。此外,立碑处的西南还有“小白山”,往东有“妍芝峰’、“大角峰”,再往南有“虚项岭”,往东有“三池渊”,再往东有“长坡水”等。从虚项岭、三池渊一直到长坡为止,是一个平坦的地带,朴权等经由此路来到茂山。从三池渊再往南有“甫多会山”,往南有“缓项岭”,再往南可以到达镜城“长白山”(今冠帽峰)。以上所列举的山脉,从天池开始向东南方向展开,构成了鸭绿江、图们江两大水系的分水岭,其两边分别有鸭、图二江的支流向东西两边分散流去,逐渐汇聚成为大河。
再看一下此图,在图们江上源有一个断流处,图上标为“入地暗流”,在甘土峰上标为“水出”,在甘土峰右侧有四派水流汇合成为图们江。其下有“长坡水”与之汇流,汇流处标为“大红丹水”。大红丹水又分为南北二流,南流即“长坡水”,显然指小红丹水;北流的水量稍大,其上源是从甘土峰发源的三派水,此即史料中所说的图们江“涌出处”,亦即后来所称红土山水。⑨此图的大红丹水下面还有“鱼润江”、“朴下川”等汇入,一直流到茂山。
从这幅图可以清楚地看到,穆克登溯鸭绿江而上登上了长白山天池,之后从天池南麓下山,找到了鸭绿江源。鸭绿江源有东西二源,他指定的是鸭绿江东源,并在东源和图们江源之间立了“江源碑”。立碑处就在天池东南山脚下,西边为鸭绿江源,东边为图们江源。从图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图们江源有断流的部分,在其东边的甘土峰下复流为图们江。另据史料记载,穆克登查找图们江源时,未及“涌出处”十余里,找到了一派东流的小水,指定其为图们江源。然而穆克登回国后,朝鲜发现这条东流之水向东流过一段后,继续向北流入松花江,而不入图们江,表明穆克登定错了江源。他原以为东流之水与甘土峰下“涌出处”的水汇合为图们江(指红土山水),他的行进路线也是沿着图们江(红土山水)顺流而下,经过甑山(位于小红丹水以北)、芦隐东山(位于小红丹水以北、甑山以东),来到鱼润江(今西豆水,其汇入处位于崇善附近)边,朝鲜接伴使朴权等候在那里。然而穆克登却误定了流入松花江的水为图们江。除了以上列举的译官的驰报、行记及《白山图》以外,同年六月穆克登回国以后,8月北评事洪致中为从事设栅工程而从茂山驰进长白山时所描述的“白头山形便”,也为我们了解立碑处提供了参考依据。洪致中描述如下:
自茂山七十里至临江台,又十里渡渔润江到山下。地广漠无人烟,路险百折而上,及其登览,则非山而即野也。白山渔江之间,杉树蔽天,不分天日者殆三百里,行五日⑩始到立碑处。碑甚短狭,厚不过数寸,琢磨不精,竖之亦不牢。穆差(指穆克登——笔者注)以贵幸臣奉命定界,而虚疏至此,其无致力之意可知矣。自立碑处望见,有斗绝最高峰,攀附而上,十四峰罗立拱抱成一洞府。有大泽,色深黝,不知其几丈。舆志中称以八十里周回,而以臣所见,亦当为四十余里。山体皆沙石,而草树不生,积雪四时不消,白头之名,似以此也。
如上文,洪致中从茂山走了七十里到临江台,从临江台走了十里到渔润江(今西头水,崇善附近),渡过渔润江后又走了三百里到达立碑处,共计花了五天时间。来到立碑处后他见到了前面的“斗绝最高峰”,登上去便是“十四峰罗立拱抱”的天池。可以看出,立碑处就在长白山山脚下,当他来到立碑处时,就见到前面有最高峰,此即天池。同样由译官金指南、金庆门父子编写的《通文馆志》所描写的立碑处,记载穆克登登上长白山顶天池,“立碑潭畔”,或者“潭水边刻石立碑”,该志的“金指南”条记载:
壬辰,帝令乌喇总管穆克登行审鸭绿江以上至土门江入海处,查明边界。先是,我东虽知两江为界,而白头(中原人则谓此山为长白)以南、长白(指镜城冠帽峰——笔者注)以北,幅员几千余里,自古荒废。舆志所载语多谬误,故朝野骇惑多过虑,至于交章论说。接伴使朴尚书权启带公(指金指南——笔者注)往与论辨,公谓穆曰:夫两江作界,自古已定。而两江之源出自白头山顶潭水,潭之北为上国之界,其南即吾地。反复晓告,穆果大悟。遂导至山巅,立碑潭畔,以为界。又画山形疆域作为二本,一进皇帝,一置本国,以为左契。
如上文,金指南强调中朝两国以鸭绿江、图们江为界“自古已定”,只是两江之间的地方不明,而两江发源于长白山天池,故天池以北属于中国,以南属于朝鲜。穆克登行查时,登上长白山顶天池,“立碑潭畔,以为界”。此外《通文馆志》肃宗三十八年(1712)条记载:穆克登“穷江源至白头山顶,潭水边刻石立碑”。这些都说明穆克登立碑处位于长白山,离天池不远。
二、康熙年间史料所记碑以东的堆栅
我们在考察立碑处时,除了要注意碑址在天池附近及靠近鸭绿江东源以外,还要注意到按照穆克登的要求,朝鲜在碑以东的图们江“断流处”设置堆栅的事实。下面一段引文是穆克登向朝鲜二使(朴、李)询问设栅便否的咨文,内容如下:
奉旨查边大人穆等移咨朝鲜接伴使、观察使为查边事。我亲至白山审视,鸭绿、土门两江,俱从白山根底发源,东西两边分流。原定江北为大国之境,江南为朝鲜之境,历年已久不议外,在两江发源分水岭之中立碑。从土门江之源顺流而下审视,流至数十里不见水痕,从石缝暗流,至百里方现巨水,流于茂山。两岸草稀地平,人不知边界,所以往返越境结舍,路径交杂。故此于接伴、观察同商议,于茂山、惠山相近此无水之地,如何设立坚守,使众人知有边界,不敢越境生事。庶可以副皇帝轸念生民之至意,且你我两边无事。为此相议咨送。康熙五十一年五月二十八日。
如上文,穆克登指出鸭、图二江从长白山根底发源,东西两边分流,江北属于清朝,江南属于朝鲜,立碑于两江发源的分水岭上。而图们江源,流至数十里断流,“不见水痕”,至百里方现巨水,一直流到茂山。他要求朝鲜在图们江源无水地段“设立坚守”,“使众人知有边界,不敢越境生事”。从穆克登上面的表述来看,他认定两国以鸭、图二江之源和分水岭为界,为了明确边界,他不仅在分水岭上立碑,还要求朝鲜在图们江“断流处”设立标识。
对于穆克登询问设栅便否,朝鲜二使(朴权、李善溥)的答复文如下:
朝鲜国接伴使议政府右参赞朴权、咸镜道观察使李善溥等谨呈,为审定境界、树栅立标、以杜日后之弊事。伏以佥大人钦承皇命,辱莅敝邦,跋履险阻,查明交界,分水岭上立碑为标。而又虑土门江源暗伏潜流,有欠明白,既以图本亲自指示立栅之便否,复为面询,犹恐其不能详尽,有此送咨更问之举。其所以仰体皇上一视之仁,俯轸小邦生事之端,委曲谆复一至于此,感激钦叹无以为喻。日者閤下以设栅便宜,俯赐询问。职等以木栅非长久之计,或筑土或聚石或树栅,趁农歇始役之意,及大国人监董与否仰禀。则大人以为既已定界之后,则立标之时,似无大国人来监之事。而农民不可出役,且非一日为急之事,监司主张随便始役,虽至二三年后完毕亦且无妨。每年节使之来,以举行形止言及通官,传至俺处,则或不无转达皇上之道为教。故职等辞退后,以此意状闻于国王。咨文中两边无事之道,此外更无所达矣。且回咨则有所不敢,谨以呈文仰答。伏惟阁下曲加恕察,不胜幸甚。合行具呈,须至呈者。右谨具呈。康熙五十一年六月初二日。朝鲜国接伴使议政府右参赞朴权、咸镜道观察使李善溥。
如上文,穆克登问:立碑处和图们江源之间是否要设立木栅,朝鲜二使回答:“木栅非长久之计,或筑土或聚石或树栅,趁农歇始役。”朝鲜二使又问:清朝是否派人来监役,穆克登回答:不会派人来,由咸镜监司负责使役,趁农闲慢慢举行,不要给农民增加负担,只需把举行的情况,由冬至使通过通官转告穆克登,再由穆克登转奏皇帝即可。据记载,后来按照穆克登的吩咐,朝鲜在碑以东的图们江断流处设置了堆栅。然而在动工之前,朝鲜差使员发现穆克登指定的“初派”水出了差错,此水向东流过一段后,继续向北流入松花江,而不入图们江。问题在于,朝鲜发现水源错误后并没有向清廷通告,而是擅自变更水源移设了堆栅。朝鲜设栅的水为“初派水”南边的第二派水,移栅的结果使朝鲜领土向内退缩了“几二十里许”。即便如此,朝鲜认为这是值得的,因为朝鲜认定此次定界多得了领土,长白山天池以南空地自女真人撤走后归属不明,经过此次定界归属了朝鲜。而一旦把水源定错的事实通告清廷重新划界,有可能使这块地方得而复失,于是朝鲜决定将此事掩盖下来。
后来到了光绪十一年(1885)勘界时,朝方代表李重夏在红土山水附近发现了木栅相连的痕迹。由此他认识到土门、豆满实为一条江而非两条江,康熙五十一年定界、设栅的水就是土门江即豆满江。当年穆克登本想定红土山水(北支),却误定了相近的松花江五道白河,朝鲜发现水源错误后移栅的“第二派”水源,就是红土山水(南支),这也许是朝鲜移栅于第二派水后心安理得的原因吧。红土山水的名称是光绪年间勘界时出现的,因红土山(今赤峰)而得名,附近有数条水流,包括今天的弱流河(圆池水,北支)、红土水(南支)及母树林河等。根据1964年签订的《中朝边界议定书》,中朝边界是从母树林河、红土水的汇合处开始,沿红土水而下的。⑪另据考证,当年朝鲜设栅的第二派水似为今天的母树林河(红土水的北支)。⑫
那么,后世发现的碑以东黄花松沟子(又叫黑石沟)里的土石堆又是什么呢?光绪年间勘界时,中朝双方代表发现碑位于天池东南十余里处⑬,碑以西有一沟为鸭绿江源,碑以东有一沟被称作“黄花松沟子”(黑石沟),此沟连设有石堆、土堆,相沿数十里。⑭此沟向南最近者是红土山水,有缓坡相隔开,相距大约四十余里。另外,此沟向东北距离松花江五道白河也不远,相隔也有数十里⑮,沟子的走向和五道白河的水流方向一致,都是东北向。因此,当时越垦朝鲜人及朝方勘界代表均认为松花江上流是“土门江”,以对应碑文中的“东为土门”,否认“土门”为豆满江(今图们江)。实际上从黄花松沟子的堆尽处到红土山水之间设有四十余里的木栅,可惜这一段木栅年久朽烂,加之红土山水位于沟东南四十余里,二者的走向互不衔接,所以造成碑东的堆栅与松花江上流相连,而不与图们江源相连的错觉。⑯
基于以上,我们在判定立碑处的位置时,除了要考虑到碑址靠近长白山天池和鸭绿江东源以外,还要考虑到从立碑处到图们江上流之间设有堆栅。而光绪年间勘界时发现的碑址,位于天池东南十余里处,碑的西边有一沟连接鸭绿江源,此即鸭绿江东源;碑的东边有一沟(黄花松沟子)设有土石堆,此沟至图们江头源红土山水之间设有木栅(李重夏发现的),即碑东的堆栅与图们江源是相连的。这些均符合康熙年间的定界事实,所以我们可以认为穆克登立碑的位置,到了光绪年间勘界时也没有变动,天池东南十余里的碑址就是当年穆克登的初立位置。只是由于碑以东的黄花松沟子(黑石沟)既靠近图们江发源地,又靠近松花江上流,从此沟到红土山水的木栅尽朽,所以才造成碑与松花江上流相连,而不与图们江源相连的假象,以致使人们误以为碑址与碑文内容不符。光绪勘界时中方代表提出的“移碑说”,以及朝方代表提出的土门、豆满二江说,均与此有关联。
三、小白山地理形势
有关穆克登立碑处,还有一种主张是小白山“移碑说”。如光绪勘界时的中方代表,后来担任延吉边务督办的吴禄贞,以及当今一些学者,主张此说。他们依据碑文所记“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认为小白山才是鸭、图二江的真正的分水岭,穆克登当年立碑的位置应该在小白山顶,定西边的鸭绿江和东边的图们江(红丹水)为界,后来朝鲜人意在拓地,将碑从小白山顶暗移至天池边。那么,我们不妨看一下小白山及其东麓发源的红丹水或者石乙水,与前述天池东南十余里的立碑处及长白山东麓发源的红土山水,与史料记载的吻合度。
其一,从小白山所处的地理位置看,位于长白山天池以南五十余里,显然不如天池东南十余里靠近天池。小白山西边虽有鸭绿江支流,但已然不是靠近天池的鸭绿江源头,在其之前有三四条支流汇入,显然不符合史料所载穆克登从天池南麓下山确定鸭绿江源的过程。
其二,后人指出天池东南十余里的立碑处不是鸭、图二江发源的分水岭,小白山东西两边鸭绿、图二源相对,这里才是真正的分水岭。但是小白山东西两边也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二源紧紧相靠和相对,如石乙水和鸭绿江相距42里,红丹水和鸭绿江相距48里 (朝方认为是75里),因此即使上了小白山顶也看不到“西为鸭绿,东为土门”的一幕。相反,天池东南十余里处,东西两边的沟子“分作人字” ⑰,所谓“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实指此。
如前述,鸭、图二江分水岭,自长白山天池开始向东南由一系列山脉构成,包括立碑处的“分水岭”、胭脂峰、小白山、虚项岭、甫多会山等,都是二江分水岭。其中,立碑处的“分水岭”,位于天池南边初开的东西沟壑之间,这里是鸭、图二江头源的分水岭。由此向南约四十余里,才是小白山分水岭,但已不是头源的分水岭,可以算做次源的分水岭。因为无论是小白山西麓发源的鸭绿江支流,还是小白山东麓发源的图们江石乙水、红丹水,都只能算做次源。就图们江上源而言,只有长白山东麓发源的红土山水才是头源。而这个头源红土山水比起次源红丹水,水量也大得多。很明显,当年穆克登立碑处就是靠近长白山天池的二江头源的分水岭,即天池东南麓十余里。我们相信小白山、三池渊一带的确是鸭、图二江分水岭,但却不是头源的分水岭,也不是唯一的分水岭。
其三,考察康熙年间的查界资料并无多少记录小白山的内容,如果像后人所说的,小白山顶真的是当年的立碑处,那么不应该对此山疏忽至此。史料上但凡记做“白山”的,主要指长白山,也就是朝鲜所谓“白头山”,小白山则明确记作“小白山”。另外,史料更没有穆克登立碑于小白山顶的记录,所谓朝鲜人暗移碑址也是子虚乌无,属于后人的推测。有的学者甚至认为朝鲜人暗移碑址不止一次,大概有二三次,主要依据是后人游记所录碑址有差异。游记记录的碑址因人而异,相差三四里或者数里,如果是目测的结果,大可略而不记,却据此认为碑址被挪动二三次,显然是欠妥的。更何况,长白山以南数百里之内都是崇山峻岭、森林密布,海拔也较高,其中不少地方气候寒凉,不适宜人居和从事农业生产,长期属于无人区,加之地势险恶一般人不容易接近碑址,所谓数次移动碑址显然占不住脚。
其四,小白山的东边没有土石堆的标记,这也说明小白山不可能是碑址所在地。而主张碑最初立在小白山顶的人,往往否认黄花松沟子里的堆栅为界标,如有人指出这是武默讷为“登山记路所筑”(1908年刘建封),也有人指出清初作为封禁的标识物先有了黄花松沟子里的堆栅(1907年吴禄贞),后来朝鲜人意在拓地,将碑从小白山顶暗移到了天池边的堆栅旁,等等。但是这些主张难免有些牵强附会,因为清初武默讷的登山路线是沿着松花江上流松江河溯流而上到达天池的,归途也是原路返回,他不可能到达天池以东向东北去的黄花松沟子。⑱另外,清初作为封禁的标识物,也不可能在黄花松子里设置土石堆,这些都缺乏史料根据。总之,光绪年间“移碑说”的提出,既与中方缺失康熙定界资料有关,也与中方试图确保长白山天池领域的意图有关,因为长白山是象征清朝发祥的圣山。
四、结论
考察康熙五十一年(1712)穆克登立碑的位置,应该从当年留下的第一手资料入手,进行仔细的比对和分析。由于清朝内阁大库失火,中方缺失相关的定界资料,但朝方保留着大量当年的第一手资料,比如朝鲜随行译官的日记和行记,差员、军官及译官的驰报、手本,以及接伴使的状启等。此外,首尔大学奎章阁还藏有清朝画员绘制的山图的模本——《白山图》,这些都属于亲历者留下的第一手资料。
根据这些资料分析立碑处的位置,需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一,碑址靠近长白山天池;二,靠近鸭绿江东、西二源中的东源;三,立碑处和图们江源之间设有堆栅。过去人们一直以为碑以东的黄花松沟子(黑石沟)连接的是松花江上流而不是图们江源,然而实际上从黄花松沟子的堆尾到东南边的红土山水之间设有四十余里的木栅,只不过这一段木栅年久朽烂,才造成碑东的堆栅与松花江上流相连而不与图们江源相连的错觉。可以确认穆克登立碑处位于天池东南十余里,这一碑址到光绪年间勘界时都没有变动,后世所谓“移碑说”是不成立的。
从小白山分水岭的地理位置看,位于天池以南五十余里,显然不如天池东南十余里处靠近天池。另外,小白山西边虽有鸭绿江支流,却不是靠近天池的鸭绿江头源。另外,小白山和其东麓发源的石乙水或者红丹水之间,也没有堆栅相连。因此小白山、三池渊一带,虽然不失为鸭、图二江的分水岭,却不是头源的分水岭,也不是唯一的分水岭。相反,长白山天池东南十余里,其东西两边的沟壑相对,“水势分作人字”,所谓“西为鸭绿,东为土门,故于分水岭上勒石为记”指此,这里才是穆克登当年的立碑处。
本文原刊于《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作者对部分内容进行了修改。
注 释
①见张存武《清代中韩边务问题探源》(《近代史研究所集刊》[台北]1971年第2期)、杨昭全、孙玉梅《中朝边界史》(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
②见徐德源《穆克登碑的性质及其凿立地点与位移述考—近世中朝边界争议的焦点》(《中国边疆史地研究》1997年第1期)、刁书仁《康熙年间穆克登查边定界考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3年第3期)、马孟龙《穆克登查边与〈皇舆全览图〉编绘—兼对穆克登“审视碑”初立位置的考辨》(《中国边疆史地研究》2009年第3期)、陈慧《穆克登碑问题研究—清代中朝图们江界务考证》(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11年)。
③有关康熙年间清朝的查边活动,详见李花子:《清朝与朝鲜关系史研究—以越境交涉为中心》,延吉: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年,第四章。
④有关光绪年间乙酉、丁亥勘界,详见李花子:《光绪年间中朝两国的乙酉、丁亥勘界的再评析》,韩国文化历史地理学会编《文化历史地理》第21卷第1号,2009年。
⑤金指南《北征录》(朝鲜总督府“朝鲜史编修会”手抄本,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藏)如康熙五十一年五月十七日金指南在茂山记载:“笔帖式苏尔禅率从人三名,赍持总管(指穆克登——笔者注)之奏本,从白山而驰到。”五月二十三日记载“总管以出山图示余(指金指南——笔者注),曰:‘此白山以南朝鲜地方图本也。画出二本,一则归奏皇上,一则当送国王,而缮写未完,完后出给。你告重臣(指朴权——笔者注),归达国王前可也。”此外,《朝鲜肃宗实录》康熙五十一年六月乙卯(六月三日)条所载朴权、李善溥的状启,也有相同内容。
⑥参见金世穆《〈北征录〉序》;李相泰等译《朝鲜时代士人的白头山踏查记》,首尔:慧眼,1998年“译者序言”。
⑦《肃宗实录》朝鲜肃宗三十八年五月乙巳条记载“总管登白山巅审见,则鸭绿江源,果出于山腰南边,故既定为境界。而土门江源,则白山东边最下处有一派东流。总管指此为豆江之源,曰:此水一东一西,分为两江,名为分水岭可也。岭上欲立碑,曰:定界立石,乃是皇旨,道臣傧臣,亦宜刻名碑端。臣等以既不得同往看审,而刻名碑端,事不诚实为答矣。”
⑧洪世泰《白头山记》,转引自梁泰镇《韩国国境史研究》,首尔:法经出版社,1992年,第37-38页。
⑨据《朝鲜肃宗实录》肃宗三十八年六月乙卯条记载,朴权指出穆克登定的水不是真豆江,而是大红丹水上流。从《白山图》来看,大红丹水指“长坡水”和甘土峰下三派水的汇流之水,而长坡水通常被称做“小红丹水”,如此看来朴权所说的“大红丹水上流”应指甘土峰下三派水,穆克登指定的是这三派水中的一派,即是后来所称红土山水。朴权所说的“真豆江”是指在红丹水、西豆水之间汇入图们江的今红旗河。
⑩《朝鲜肃宗实录》卷53,肃宗三十九年正月庚子条记载“行五里始到立碑处”,这是误记,《承政院日记》记载“行五日始到立碑处”,这是正确的。参见《承政院日记》第475册,肃宗三十九年一月二十二日。
⑪参见1964年《中朝边界议定书》,徐吉洙《白头山国境研究》,首尔:与犹堂出版社,2009年,附录。
⑫有关朝鲜设栅的水源,详见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第二章,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
⑬朝方史料记载碑位于天池东南约13里处,参见李重夏《乙酉状启》,载于《土门勘界》,奎2103年《勘界使交涉报告书》(丁亥,1887年),光绪十三年五月十一日,奎11514之2。
⑭后世对黄花松沟子的长度看法不一,光绪年间勘界时双方代表称土石堆相沿八九十里,1907年吴禄贞踏查时,认为沟长30余里,1908年刘建封踏查时,认为沟长40余里,《朝鲜肃宗实录》记载康熙年间定界以后,朝鲜设标的总长度为90余里,估计前50余里为沟长,后40余里为沟尾到红土山水的木栅的长度。1907年日本测量手测量的沟长也是40多里(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编《统监府文书》2,第111条电文《白头山探险测量手的现地状况报告件》1907年10月2日,京畿道果川: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99年,第369页)。
⑮以往学者们认为黄花松沟子和松花江五道白河是相连的,实际上据记载,二者相隔也有数十里。另据1907年日本测量手的记载,相隔约二三十里。参见清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辑《吉朝分界案》之《光绪十二年正月初七日吉林将军等来文》,全国图书馆文献缩微复制中心编《国家图书馆藏清代孤本外交档案续编》第5册,第1810—1814页;李重夏:《乙酉状启》、《乙酉别单》,载于《土门勘界》(奎21036;《白头山定界碑关系书类》(朝方照复,光绪十一年十一月八日,奎26302);《统监府文书2》第111条电文《白头山探险测量手的现地状况报告件》,京畿道果川: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1999年,第369页。
⑯详见李花子《穆克登错定图们江源及朝鲜移栅位置考》(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编《韩国研究论丛》第十八辑,2008年)以及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第二章,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
⑰洪世泰的《白头山记》记载,分水岭的“水势分作人字”,即指东西两边的沟子成人字形相对。转引自梁泰镇《韩国国境史研究》,首尔:法经出版社,1992年,第37—38页。
⑱有关清朝的长白山踏查活动,详见李花子:《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第四章,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年。
附 本 文 题 录
1. 李花子:《康熙年间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社会科学辑刊》2011年第6期。
2. 李花子.康熙年间穆克登立碑位置再探[J].社会科学辑刊,2011(06):188-196.
[作者简介]李花子,1966年1月生,2003年在首尔大学人文学院获得文学博士学位。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古代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朝鲜史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朝鲜民族史学会副会长。研究方向为清代中朝关系史、中朝边界史。出版专著:《清朝与朝鲜系史研究——以越境交涉为中心》(延边大学出版社2006),《明清时期中朝边界史研究》(知识产权出版社2011),《清代中朝边界史探研——结合实地踏查的研究》(中山大学出版社2019),以及在韩国出版以上专著的译著:《朝清国境问题研究》(韩国出版社集文堂2008)《韩中国境史研究》(慧眼2011)、《白头山与韩中国境史》(慧眼2019),并在国内外刊物上发表40余篇论文。
说起来哈利波特这个角色可能大家都清楚,当年,这个系列,可是在全世界都有着很高的热度,不管是小说还是电影,都已经打过了当年的一些记录,或许在每个孩子的心中,都有着一个当魔法师的梦想,毕竟这种梦想过于虚幻,所以只能在梦中实现,哈利波特也是承载了一代人童年时期的回忆。漫威系列想必大家也是清楚的,这几年他统...
2 宫心计扮演者很多明星成名之前都有一段龙套时光,就连周星驰也跑了六年龙套才有机会做主角。她也一样,作为TVB当家花旦,演过无数龙套的角色,大家都把她叫做“龙套女王”,直到出演《宫心计》中的姚金铃一角才彻底走红。剧中的姚金玲从纯真少女逐渐变成蛇蝎毒妇,虽然观众恨得牙痒痒,却让姚金铃的扮演者名声大噪,她也是唯一一个拿...
3 何楚天的老婆扮演者最近追《那年花开月正圆》的网友们应该都羡慕周莹身边有那么多爱上她并且对她死心塌地的情深义重的男子吧,吴聘、沈星移、王世均、赵白石、还有图尔丹。在喜欢周莹的这些男子中,最没有钱势的大概就是王世均了,但他对周莹的深情依旧感动了不少观众。有多少观众是被王世均的这一幕给圈粉了,眼神实在是太到位了。在目前播出...
4 小偷家族 安藤樱,小偷家族 樱一部优秀的剧情片,离不开演员的精湛表现,正在热映的是枝裕和导演电影《小偷家族》就充分证明此点,几位老中青演员各司其职,将《小偷家族》打造成一部坚固且特别的建筑,从各个角度看上去,都充满艺术的美感。其中,安藤樱饰演的“女主人”张力十足,一场哭戏更是奉献了神一般的演技,今年戛纳电影节评委会主席凯特·布兰...
5 娘道电视剧于毅演的谁,娘道于毅剧照《娘道》这部剧很奇怪,豆瓣评分2.7,近80%多的人打一星,但是在 csm52中的收视率却一直是冠军,国庆节放假很多子女都陪父母观看,结果被该剧的三观雷到晕菜。这部剧的成功之处在于捕捞了很多中老年女性观众,而且这些人都是收视率的保障人群。该剧的审美和现代大部分电视剧是逆反的,很多电视剧都是满足年轻观...
6 大路朝天屠桂花扮演者壬寅中秋,莫名早醒。小区通知曰:“九月十日核酸检测采样,提前到上午六点。”余五点五十许下楼排队,六点二十五分釆样始,细雨提前到来。——今日是戎州主城区连续核酸检测第四天。此前的九月四日已做过一次。晨醒不堪眠,出门做核酸。戎州逢大考,黎庶筑平安。釆样一扦定,欺心二货还。月明新雨后,人笑桂花前。2022...
7 血路狂飙主持人扮演者斯巴达克斯妮维雅一开始真的很没大脑,无论对错,只想着罗马人。 但是,最后他没有杀克拉苏的儿子,而是选择交换了500人。 虽然感觉长大了一点,但也没办法。 因为他是在所有人面前说的交换条件,如果杀了,那么他就会成为全民公敌。 克拉苏的儿子也真是够坏啊。 对自己的父亲各种损招。 克拉苏是一位好的对手,所...
8 秋蝉里面的演员,秋蝉演的是哪一年谍战剧是观众喜欢的题材,因此任嘉伦、李曼、刘欢领衔主演的《秋蝉》一上线就受到了追捧。记得这部剧宣传的时候打的是青春谍战剧的旗号,当时会有些不解。看了几集后我才渐渐明白,原来这部剧是想通过先辈的开山引路,年轻一辈守护家国山河的故事,来展现青年是国家的未来的主题思想啊!因为是青春谍战剧,所以剧中的演员也...
9 男保姆雷佳音和袁姗姗,雷佳音的男保姆雷佳音为袁姗姗洗脚雷佳音袁姗姗举杯庆祝雷佳音袁姗姗修成正果由张晓波执导、雷佳音、袁姗姗、车晓、曹曦文等主演的都市轻喜剧《我爱男保姆》昨晚于湖北卫视、黑龙江卫视完美收官。在剧中,雷佳音以“男保姆”的身份游走于袁姗姗、车晓、曹曦文三个女人之间,“中央空调”般的暖风不仅温暖了戏内的三个女人,戏外观众也被暖...
10 新水浒潘金莲扮演者个人资料《水浒传》作为四大名著之一,不仅在文学圈有着很高的地位,在影视圈也同样如此。这些年,关于《水浒传》题材的影视剧是越来越多,而饰演剧中潘金莲的美女演员却是一个比一个令人喷血。对于影迷来说,《水浒传》中的每一段戏都可以跳过去看,但唯独潘金莲这段不能跳。周国平说:“男人真正需要的只是自然和女人,其余的一切...
本周的7日衣橱,iLady非常荣幸地邀请到演员逯恣祯,让我们一起听听她的时髦经!中国新生代人气演员,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2012年,曾代表学校出演莎士比亚国际戏剧节话剧女一号,并荣获嘉奖。2015年5月出演古装神话剧《聊斋新编》崭露头角;同年10月出演都市情感剧《三个奶爸》;2016年7月,出...
2 铁血武工队版本扮演者《铁血武工队》童苡萱饰演苗月铁血武工队剧情介绍,童苡萱在《铁血武工队》饰演“苗月”。苗月,21岁,15岁参军,是中央警卫连特别保卫科尖刀组唯一的女同志,作为保护中央领导安全的贴身人员,她身上有着十足的军人气质,性格干练、武艺高强,延续了在《特种兵之火凤凰》中的军人风采。童苡萱此次与曾在《我是特种兵》...
3 扶摇中裴瑗的扮演者,电视剧扶摇裴瑗结局小编最近身陷《扶摇》无法自拔,原本当初是冲着杨幂和阮经天去的。但一出场就让我看到了屡次欺负扶摇的大师姐裴瑗,如果说《扶摇》里最让我恨的牙痒痒的人是谁,除了大师姐裴瑗,没别人了。然而小编定睛一看,大师姐裴瑗似乎有点眼熟啊,好像在很多电视剧中都看到过她,后来小编记起来了,她在《独孤天下》里是演反派独孤曼...
4 素梅是谁扮演者澎湃新闻记者 王诤在这个把电影的动人情节,量化为“哭力”指标的年代,太多电影把“好不好哭”诉之为招徕观众买票的噱头。这就把感动,人类良能这事儿搞得越来越好笑。拿提醒观众进场前别忘带纸巾,当成中秋节就将公映的电影《关于我妈的一切》的宣传语,不大合适。不是名不副实,而是在早已令人疲劳的辞令面前,失之轻忽...
5 王莎莎拍武林外传的时候多少岁,王莎莎武林外传演谁武林外传开播至今已有十几年,但其热度依然不减当年。有很多网友们戏称:武林外传陪伴自己度过了一个完整的童年。当我们再重新回顾《武林外传》这部电视剧,我们能够发现曾经的搞笑场面在现在看来却颇有深意,让人意味深长。时隔多年,曾经在武林外传当中所出演过的演员,他们现在的现状又是如何呢?我们就来简单了解一下。...
6 功夫梦美莹扮演者刘心悠(左)的表现与萧正楠的扮相被认为撑不起角色。热播站图片取自互联网宫心计2深宫计星和视界Hub戏剧首选(Ch860),随时观看无线(TVB)及腾讯旗下的企鹅影业联合拍摄制作的古装宫廷电视剧,由胡定欣、刘心悠、马浚伟、马国明及萧正楠领衔主演,陈炜、周秀娜、黄心颖、谢雪心、罗霖、康华、张慧仪及张文慈...
7 窦骁和周冬雨的关系好吗,窦骁为什么讨厌周冬雨最近《楚乔传》的热播,让大家对演员的关注度又进一步加深了。在这部剧里面,除了赵丽颖和林更新之外,还有很多抢眼的角色,燕洵世子就是其中一个,而他的扮演者就是当年《山楂树之恋》里面的那个老三。窦晓因为《山楂树之恋》出道走红,从此开启了自己的演艺生涯,但小编最近在看《楚乔传》的片头,才发现原来窦晓国籍并不...
8 白狗黄牛扮演者今天小编给大家介绍的是张继南。张继南,大陆演员,擅长拳击武术,表演功底扎实,不论文戏还是武戏都能拿捏得精准到位。在《青年霍元甲》中,张继南扮演的“鲍眼人”备受关注,张继南的表演将一个反面角色的阴辣凶狠刻画得入木三分,因此也让观众过目不忘。张继南扮演的“鲍眼人”是一个孤儿,从小孤苦无依,为报杀父之仇苦...
9 风起霓裳琉璃成亲,风起霓裳琉璃被提亲《风起霓裳》当前正在热播中,女主库狄琉璃在很小的年纪就遭遇了母亲被陷害离世,幸好有孙德成相助,他才通过假死逃脱,并且在不禄院躲藏了起来。以医官小豆子的身份自居。然而得到了母亲绝学,并且还天赋极高的他,就算是隐藏了身份,只要是绣的东西迟早都会被查出来。这不很快不小心掉落了一个荷包正好就被尚服局的人给捡...
10 捅死陈翔六点半女艺人的醉汉,陈翔六点半的女演员被刺死12月29日,有媒体从云南法院相关人士了解,故意杀害《陈翔六点半》签约女艺人刘洁的凶手叶建康维持原判被法院判处死刑,昆明中院将在12月6日对叶建康验明正身押送刑场处决。这场持续了两年的判决终于落下了帷幕,只是可惜受害人刘洁就此香消玉殒,年仅28岁。据悉刘洁曾是云南电视台主持人,在《木府风云》中饰演木...
关于新趣头条 | 联系方式 | 发展历程 | 新趣头条帮助 | 广告联系 | 网站地图
备案号:赣ICP备2022011427号-2 技术支持:娱乐资讯